第六讲 色谱法导论第六讲 色谱法导论单元测试题1、在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 ( )
a、保留值
b、峰面积
c、分离度
d、半峰宽
2、在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量分析的参数是 ( )
a、保留时间
b、保留体积
c、半峰宽
d、峰面积
3、用分配柱色谱法分离a、b和c三组分的混合样品,已知它们的分配系数ka>kb>kc,则其保留时间的大小顺序应为( )
a、a
b、b c、a>b>c
d、a
4、色谱分离时热力学因素和动力学因素分别由哪两个参数表现出来( )
a、色谱峰保留值和半宽度
b、色谱峰峰高和半宽度
c、色谱峰峰底宽和峰高
d、色谱峰标准偏差和选择性因子
5、由于组分与固定相之间相互作用而引起组分在柱内滞留所消耗的时间是( )
a、保留时间
b、死时间
c、调整保留时间
d、溶剂延迟时间
6、良好的气-液色谱固定液要求( )
a、蒸气压低、稳定性好
b、化学性质稳定
c、溶解度大, 对相邻两组分有一定的分离能力
d、(1)、(2)和(3)
7、理论塔板数n是( )
a、柱效的量度
b、色谱柱选择性
c、色谱分析速度
d、色谱柱总分离性能
8、根据范蒂姆特方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佳流速使理论塔板高度最大
b、最佳流速时理论塔板数最大
c、最佳理论塔板高度时流速最大
d、最佳理论塔板数时理论塔板高度最大
9、某色谱柱长1m时,其分离度为1.0,问要实现完全分离(r = 1.5),色谱柱至少应为多长:( )
a、1.5m
b、2.25m
c、3m
d、4.5m
10、既能反映柱效率又能反映选择性指标( )
a、分离度
b、理论塔板数
c、峰面积
d、保留值
11、在气液色谱中,为了提高柱效,可以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
a、使用相对分子质量小的气体作载体
b、减小液膜厚度
c、改变流动相的种类
d、改变柱压
12、塔板理论不能用于( )
a、塔板数计算
b、塔板高度计算
c、解释色谱流出曲线的形状
d、解释色谱流出曲线的宽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13、用一色谱柱分离a,b的混合物,组分a,b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2 min,12.5 min,色谱柱对它们的理论塔板数均为5 000,若要求两组分的保留时间不变,要使a,b两组分达到完全分离的要求,则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应为( )
a、7.56×103
b、5.43×103
c、1.09×104
d、2.17×104
14、在色谱分析中,柱长从1m 增加到4m ,其它条件不变,则分离度增加( )
a、4 倍
b、1 倍
c、2 倍
d、10 倍
15、要使相对保留值增加,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采用最佳线速
b、用高选择性固定相
c、采用细颗粒载体
d、减少柱外效应
16、色谱图中被测组分峰的半宽度与( )因素有关。
a、极性差异
b、沸点差异
c、热力学性质
d、动力学性质
17、色谱法中分配系数是指在一定柱温和柱压下,组分在两相之间达到平衡时,组分在( )
a、流动相和固定相中的浓度之比
b、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浓度之比
c、流动相和固定相中的重量比
d、固定相和流动相的重量比
18、色谱法中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的表达式为( )
a、5.54(tr/y1/2)2
b、5.54(tr/y)2
c、16(tr/y1/2)2
d、16(tr/y)2
19、提高色谱柱柱效的可行方法是( )(此题为多选题)
a、选择粒度较小的固定相
b、降低固定相的粒度分布
c、选择球形固定相
d、均匀装填
e、选择适宜的流动相
20、下列有关色谱分离机理说法正确的是( )。
a、吸附色谱是利用组分在吸附剂上的吸附能力强弱不同而得以分离的方法
b、分配色谱是利用组分在固定液中溶解度不同而得以分离的方法
c、吸附色谱是利用组分在离子交换剂上的亲和力不同而得以分离的方法
d、分配色谱是利用大小不同的分子在多孔固定相中的选择渗透而得以分离的方法
e、分配色谱是利用组分在粒子交换剂上的亲和力不同而得以分离的方法
第七讲 气相色谱法
第七讲 气相色谱法单元测试题
1、试指出下列说法中, 哪一个不正确? 气相色谱法常用的载气是( )
a、氢气
b、氮气
c、氧气
d、氦气
2、热导池检测器是一种( )
a、浓度型检测器
b、质量型检测器
c、只对含碳、氢的有机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d、只对含硫、磷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3、气相色谱检测器中,通用型检测器是:( )
a、热导池检测器
b、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c、火焰光度检测器
d、差示折光检测器
4、分析农药残留,可以选用下列哪种方法:
a、电位分析法
b、原子吸收光谱法
c、原子发射光谱法
d、气相色谱法
5、载体填充的均匀程度主要影响( )
a、涡流扩散
b、分子扩散
c、气相传质阻力
d、液相传质阻力
6、在气相色谱中,色谱柱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 )
a、样品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
b、样品中各组分的平均沸点
c、固定液的沸点
d、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
7、若使相对保留值增加,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采用最佳线速率
b、采用高选择性固定相
c、采用细颗粒载体
d、减少柱外效应
8、用涂渍极性固定液的毛细管色谱柱分离极性物质时,物质在色谱柱上的出峰顺序为( )
a、按极性从小到大
b、按极性从大到小
c、按沸点从高到低
d、按沸点从低到高
9、下列条件中不影响组分保留值的因素是( )
a、载气流速
b、柱长
c、检测器类型
d、固定液性质
10、为了测定某组分的保留指数,气相色谱法一般采用的基准物质是( )
a、苯
b、正庚烷
c、正构烷烃
d、正丁烷和丁二烯
11、气-液色谱中,保留值实际上反映的是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力,这些相互作用的物质是( )
a、组分和载气
b、载气和固定液
c、组分和固定液
d、组分和载体
12、如果样品中组分的沸点范围很宽,分离不理想,可采取的措施为( )
a、选择合适的固定相
b、采用最佳载气线速
c、程序升温
d、降低柱温
13、以下色谱操作条件中,正确的是( )
a、载气的热导系数尽可能与被测组分的热导系数接近
b、使最难分离的物质对能很好分离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较低的柱温
c、担体的粒度愈细愈好
d、气化温度愈高愈好
14、试指出下述说法中, 哪一种是错误的?( )
a、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可以进行定性分析
b、根据色谱峰的面积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c、色谱图上峰的个数一定等于试样中的组分数
d、色谱峰的区域宽度体现了组分在柱中的运动情况
15、色谱体系中最小检测量是指恰能产生于噪声相鉴别的信号时( )
a、进入单独一个检测器的最小物质量
b、进入色谱柱的最小物质量
c、组分在气相中的最小物质量
d、组分在液相中的最小物质量
16、良好的气-液色谱固定液为( )
a、蒸气压低、稳定性好
b、化学性质稳定
c、溶解度大,对相邻两组分有一定的分离能力
d、a、b和c
17、下列因素中,对色谱分离效率最有影响的是( )
a、柱温
b、载气种类
c、柱压
d、固定液膜厚度
18、气-液色谱中,保留值实际上反映的物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 )
a、组分与载气
b、载气和固定液
c、组分和固定液
d、组分和载气、固定液
19、根据范蒂姆特方程,色谱峰扩张,板高增加的主要因素是( )
a、当u较小时,分子扩散项
b、当u较小时,涡流扩散项
c、当u较小时,传质阻力项
d、当u较大时,分子扩散项
20、使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最合适?( )(此题为多选题)
a、h2
b、he
c、ar
d、n2
第八讲 高效液相色谱法
第八讲 液相色谱法单元测试题
1、液相色谱适宜的分析对象是( )
a、低沸点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b、高沸点大分子有机化合物
c、所有有机化合物
d、所有化合物。
2、hplc与gc的比较, 可忽略纵向扩散项, 这主要是因为( )
a、柱前压力高
b、流速比gc的快
c、流动相黏度较大
d、柱温低
3、组分在固定相中的质量为ma(g), 在流动相中的质量为mb(g), 而该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为c(g/ml), 在流动相中浓度为cb(g/ml), 则此组分的分配系数是( )
a、ma/mb
b、mb/ma
c、cb/ca
d、ca/cb
4、在分配色谱法与化学键合相色谱法中, 选择不同类别的溶剂(分子间作用力不同)以改善分离度, 主要是( )
a、提高分配系数比
b、容量因子增大
c、保留时间增长
d、色谱柱柱效提高
5、分离结构异构体, 在下述四种方法中最适当的选择是( )
a、吸附色谱
b、反离子对色谱
c、亲和色谱
d、空间排阻色谱。
6、分离糖类化合物, 选以下的柱子( )最合适
a、ods柱
b、硅胶柱
c、氨基键合相柱(碳水化合物柱)
d、氰基键合相柱
7、在液相色谱中,梯度洗脱适用于分离( )。
a、异构体
b、沸点相近, 官能团相同的化合物
c、沸点相差大的试样
d、极性变化范围宽的试样
8、下列因素对理论塔板高度没有影响的是( )
a、填料的粒度
b、流速
c、填料粒度的均匀程度
d、色谱柱的柱长
e、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扩散情况
9、吸附作用在下面哪种色谱方法中起主要作用( )
a、液-液色谱法
b、液-固色谱法
c、键合相色谱法
d、离子交换法
10、当用硅胶为基质的填料作固定相时, 流动相的ph范围应为( )
a、在中性区域
b、5~8
c、1~14
d、2~8
11、在液相色谱中, 提高色谱柱柱效的最有效途径是( )
a、减小填料粒度
b、适当升高柱温
c、降低流动相的流速
d、增大流动相的流速.
12、在正相色谱中, 若适当增大流动相极性则( )
a、样品的k降低, tr降低
b、样品的k增加, tr增加
c、相邻组分的α增加
d、对α基本无影响
13、用ods柱分析一有机弱酸混合物样品, 以某一比例甲醇-水为流动相时, 样品容量因子较小, 若想使容量因子适当增加, 较好的办法是( )
a、增加流动相中甲醇的比例
b、增加流动相中的水的比例
c、流动相中加入少量hac
d、流动相中加入少量的氨水
14、如果样品比较复杂, 相邻两峰间距离太近或操作条件不易控制稳定, 要准确测量保留值有一定困难时, 可选择以下方法( )定性
a、利用相对保留值定性
b、加入已知物增加峰高的办法定性
c、利用文献保留值数据定性
d、与化学方法配合进行定性。
15、液相色谱中通用型检测器是( )
a、紫外吸收检测器
b、示差折光检测器
c、热导池检测器
d、荧光检测器
16、离子色谱的主要特点是( )
a、高压、高效、高速、高分辨率、高灵敏度
b、采用柱后抑制技术和电导检测, 特别适合离子分析
c、采用了阴离子专用检测器, 对阴离子分析有高灵敏度
d、采用紫外检测器合柱压衍生装置, 对离子分析有高效
17、高压、高效、高速是现代液相色谱的特点, 采用高压主要是由于( )
a、可加快流速, 缩短分析时间
b、高压可使分离效率显著提高
c、采用了细粒度固定相所致
d、采用了填充毛细管柱。
18、20液相色谱的h-u曲线( )
a、与气相色谱的一样,存在着hmin
b、h随流动相的流速增加而下降
c、.h随流动相的流速增加而增加
d、h受u影响很小
19、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时, 不要求混合物中每一个组分都出峰的是( )(此题为多选题)
a、外标标准曲线法
b、内标法
c、面积归一化法
d、外标法。
20、在液相色谱中, 为了改善分离的选择性, 下列措施( )是有效的?(此题为多选题)
a、改变流动相种类
b、改变固定相类型
c、增加流速
d、改变填料的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