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mooc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作业答案查询-新全讯2网
外语类问答 1506
第一章 合同的标的
第二章配套习题
1、1.在品质条款的规定上,对某些较难掌握其品质的工业制成品或者农副产品,可在合同中规定( )。
a、溢短装条款
b、增减价条款
c、品质公差或者品质机动幅度
d、规定采用商品净重计价
2、2.对于价值比较低,外包装比较轻的商品,往往采取( )计算其重量。
a、以毛做净
b、法定重量
c、净重
d、理论重量
3、3.某公司与外商签订了一份出口某商品的合同,合同中规定的出口数量为500公吨。在溢短装条款中规定,允许卖方交货可增减5%,但是未对多交部分货物如何计价给予规定。卖方依照合同多交了20公吨,根据《公约》的规定,该20公吨货物应该采用( )作价。
a、市场价
b、议定价
c、合同价
d、参考价格
4、4.我某进出口公司拟向欧洲出口服装一批,在洽谈合同条款时候,就服装款式可以要求对方提供( )。
a、样品
b、规格
c、商标牌号
d、产地
5、5.我国现行的法定计量单位是( )。
a、公制
b、国际单位制
c、美制
d、英制
6、6.珠宝、首饰等商品具有独特性质,在出口规定期品质时,最好采用( )表示商品品质。
a、样品磋商
b、文字说明
c、看货成交
d、图片说明
7、7.凭样品买卖时候,如果合同无其他规定,则卖方所交货物( )。
a、可以和样品大致相同
b、必须要和样品完全一致
c、允许合理公差
d、允许包装规格有一定幅度的差异
8、8.买卖合同中规定溢短装条款,是允许卖方( )。
a、在交货质量上有一定幅度的差异
b、在交货数量上有一定幅度的差异
c、在包装规格上运行一定幅度的差异
d、在价格上允许一定幅度的增减
9、9.某公司出口电扇1000台,纸箱包装,合同和信用证均规定不允许分批装运。装船时候有40台包装破裂,风罩变形,不能出口。根据《ucp600》的有关规定,只要货款不超过信用证总金额,交货数量允许有5%的增减。据此,发货人( )。
a、可以装运960台
b、必须装运1000台
c、可以装运950-1050台的任意数量
d、可以装运950台
10、10.国际贸易中以重量计量的商品大部分( )。
a、按毛重计价
b、按净重计价
c、按皮重计价
d、按“净重 皮重”计价
11、11.外贸中的大包装又可称为( )。
a、全部包装
b、运输包装
c、销售包装
d、中性包装
12、12.“龙口粉丝”中用来表面商品品质的方法是( )。
a、凭商标或品牌
b、凭标准
c、凭规格
d、凭产地名称
13、13.目前国际贸易中metric ton表示( )。
a、按长吨计算
b、按短吨计算
c、按公吨计算
d、按吨计算
14、14.品质公差条款一般用于( )。
a、制成品交易
b、初级产品交易
c、纺织品交易
d、谷物类产品交易
15、15.在国际贸易中,对技术型产品表示品质的方法有( )。
a、凭规格买卖
b、凭样品买卖
c、凭说明书买卖
d、凭商标或牌号买卖
16、16.包装上仅有买方指定的商标或牌名,但无生产国别的包装方式是( )。
a、无牌中性包装
b、定牌中性包装
c、卖方习惯包装
d、惯常方式包装
17、17.卖方根据买方提供的样品加工复制出一个类似的样品提供买方确认,经确认的样品叫( )。
a、复样
b、回样
c、参考样品
d、卖主样品
18、18.我方在接到国外来样后,提供“对等样品”供买方确认。这样,就把来样成交,转变为( )。
a、凭买方样品成交
b、凭卖方样品成交
c、凭对等样品成交
d、看货买卖
19、19.直接接触商品并随商品进入零售网点与消费者见面的包装叫( )。
a、运输包装
b、销售包装
c、中性包装
d、定牌
20、20.按照国际贸易惯例,在合同中不作规定时运输标志的提供方一般是( )。
a、中间商
b、卖方
c、买方
d、船方
21、21.在国际贸易中最常见的计量办法( )。
a、毛重
b、净重
c、理论重量
d、法定重量
22、22.海关征税大多用( )。
a、理论重量
b、公量
c、约定重量
d、法定重量和实物净重
23、23.在国际上,对冷冻鱼或冻虾等没有公认规格和等级的商品,其交货时规定品质的方法常用( )。
a、良好平均品质
b、上好可销品质
c、看货买卖
d、凭样品买卖
24、24.罗、令、打等计量单位一般用于( )。
a、按数量计算
b、按重量计算
c、按长度计算
d、按面积计算
25、25.定牌中性包装是指( )。
a、商品本身及其包装上使用买方指定的商标/牌号,但不表明产地
b、在商品本身及其包装上使用买方指定的商标/牌号,也表明产地
c、在商品本身及其包装上不使用买方指定的商标/牌号,也不表明产地
d、在商品本身及其包装上不使用买方指定的商标/牌号,但表明产地
26、26.在国际贸易中,造型上有特殊要求或具有色香味方面特征的商品适合于( )。
a、凭样品买卖
b、凭规格买卖
c、凭等级买卖
d、凭产地名称买卖
27、27.若合同规定由品质公差条款,则在公差范围内,买方( )。
a、不得拒收货物
b、可以拒收货物
c、可以要求调整价格
d、可以拒收货物也可以要求调整价格
28、28.f.a.q是指( )。
a、适于商销
b、上好可销品质
c、质量劣等
d、良好平均品质
29、29.目前我国出口的某些工艺品、服装、轻工业品等常用来表示品质的方法是( )。
a、凭样品买卖
b、凭规格买卖
c、凭等级买卖
d、凭产地名称买卖
30、30.在国际贸易中,关于包装由谁供应的通常做法是( )。
a、由卖方提供包装,包装连同商品一起交付买方
b、由卖方提供包装,但交货后,卖方将原包装收回
c、由买方提供包装或包装材料
d、由厂家免费提供包装
31、1.我国某公司向国外交货1000箱,合同没有相应的数量增减条款,卖方实际多装了50箱,根据《公约》规定,买方可以( )
a、收取多交的50箱
b、拒收多交的50箱
c、收取多交50箱中的30箱
d、拒收全部1050箱货物
e、收取多交的50箱货物不付款
32、2.表示商品品质方法有( )。
a、样品
b、商标牌号
c、产地名称
d、规格、等级和标准
e、看货交易
33、3.标准运输标志的内容有( )。
a、收货人的代码
b、参考号
c、目的地
d、产地标志
e、货物包装的件数
34、4.以下属于运输包装的标志( )。
a、运输标志
b、条形码
c、指示性标志
d、警告性标志
e、重量、体积和产地标志
35、5.下列计量单位计量货物表明是散装货物的是( )。
a、100m/t矿砂
b、100m3天然气
c、1000yards布
d、1000pieces服装
e、100bags 棉花
36、6. 包装条款的内容主要包括( )。
a、包装材料
b、包装方式
c、包装规格
d、包装标志
e、包装费用
37、7.商品包装在流通领域中所起作用不同分为( )。
a、运输包装
b、销售包装
c、中性包装
d、定牌生产
e、集装箱包装
38、8. 运输包装的主要作用在于( )。
a、保护商品
b、防止货损货差
c、促进销售
d、宣传商品
e、吸引客户
39、9. 采用中性包装的目的是( )。
a、避开进口国家地区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b、适应交易特殊需要
c、使出口厂商加强对外竞销
d、使出口厂商扩大出口
e、利用进口方的商业信誉
40、10. 目前,国际贸易中通常使用的度量衡制度有( )。
a、公制
b、英制
c、美制
d、国际单位制
e、法制
41、11. 在货物买卖合同中,数量机动幅度的选择权可由( )。
a、船方行使
b、卖方行使
c、买方行使
d、中间商行使
e、开证行行使
42、12. 在国际贸易中,按样品提供者的不同凭样品成交可分为( )。
a、凭卖方样品买卖
b、凭买方样品买卖
c、凭对等样品买卖
d、凭图样买卖
e、凭参考样品买卖
43、13. 溢短装条款主要包括( )。
a、数量机动幅度
b、机动幅度选择权
c、交货数量d.计量单位
d、计量单位
e、溢短装部分作价方法
44、14. 为了正确掌握出口商品的成交量,在商订合同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
a、国外市场的供求状况
b、国内货源供应情况
c、国际市场的价格动态
d、国外客户的支付能力
e、国外客户的资信和经营能力
45、15. 下列是以实物表示商品品质的方法有( )。
a、凭样品成交
b、凭标准买卖
c、看货买卖
d、凭产地名称买卖
e、凭商标买卖
46、16. 在采用净重计重时,国际上通常计算包装重量的做法有( )。
a、按实际皮重计算
b、按平均皮重计算
c、按习惯皮重计算
d、按约定皮重计算
e、按法定皮重计算
47、17.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卖方若短交,买方( )。
a、可允许卖方在规定交货期满届前补齐
b、可保留索赔权利
c、可拒绝不合理开支
d、不可索赔
e、需承担额外开支
48、18. 数量条款主要涉及( )。
a、成交数量确定
b、计量单位确定
c、计量方法确定
d、数量机动幅度的掌握
e、品质公差确定
49、19. 对等样品也称之为( )。
a、复样
b、回样
c、确认样
d、标准样品
e、封样
50、20. 对于以文字说明进行的买卖,允许卖方所交货物的品质在一定范围内高于或低于合同规定,可加列( )。
a、品质机动幅度条款
b、商品的质量条款
c、商品成交数量条款
d、品质公差条款
e、商品规格条款
51、1.根据《公约》规定,卖方所交付货物名称或者品质不符合合同约定,买方有权提出损害赔偿,甚至拒收货物或者撤销合同。
52、2.买卖双方采用样品和规格作为合同中商品品质的表示方法,则卖方所交货物只需要符合样品而不需要考虑规格要求。
53、3.出口方提交多于合同规定的货物,进口方必须要全部接受或者全部拒绝。
54、4.由卖方根据买方样品复制的样品称之为“对等样品”或者“回样”。
55、5.品质机动幅度一般适用于工业制成品,而初级产品适用于品质公差来表示合同中运行商品品质差异允许范围。
56、6.合同中没有约定采用毛重还是净重表示商品重量,通常采用毛重,及“以毛做净”。
57、7.商品的公量主要是适用于吸湿性较强价值较高的产品,其表示方法可以等于商品干净重×(1 公定回潮率)。
58、8.溢短装条款只适用于散装货物,非散装货物不允许溢短装。
59、9.合同中允许物数量一定幅度多装和少装,如果约定多装或者少装货物采用合同价格,当装船时候货物价格相对于合同价格下跌,则卖方一般会选择多装。
60、10.根据《ucp600》规定,如果信用证中采用about or approximate来表示卖方交货增减幅度,则表明卖方交货最多不可以超过5%。
61、11.“小心轻放”属于警告性标志。
62、12.定牌中性包装是指产品没有生产的国别,但是要采用卖方自己的牌号。
63、13.运输包装的标志是指为了防止货物错发错运,便于计数,同时避免对人体、环境造成危害而刷上的图形、数字或者数字。
64、14.某外商来电要求我方提供东北大豆一批,规格为含油量20%,含水分15%,不完善粒6%,杂质1%来订立合同,对此一般情况下我方可以接受。
65、15.在出口贸易中表示商品品质方法多种多样,为了明确责任,最好采用既凭样品,又凭规格买卖的方法。
66、16.双方签订的合同中,规定成交货物为不需要包装的散装货物,而卖方交货时候采用麻袋包装,但是净重和合同规定完全相符,且不需求另外加收麻袋包装费。货到后,买方向卖方索赔是不合理的。
67、17. 我a外贸公司向美国b公司进口谷物,合同规定交货数量为10万公吨,允许溢短装10%。b公司装船时,共装运了14万公吨。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我方有权拒收全部货物。
68、18. 我某外贸公司向澳大利亚a公司进口铁矿砂一批,合同规定交货数量为20万公吨,允许溢短装10%。卖方装船时,共装运了25万公吨。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我方可以只收取24万公吨货物。
69、19. 运输包装上的标志就是运输标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唛头。
70、20. 在出口业务中,当买方要求按买方提供样品成交时,卖方可争取按“对等样品”(即“回样”)成交。
71、21. 定牌生产指卖方被要求在其出售的产品包装上标以买方指定的商标和牌号,并且不标上生产的国别和生产厂商的名称。
72、22. 在约定的品质机动幅度或品质公差范围内的品质差异,除非另有规定,一般不另行增减价格。
73、23. 为了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我出口日用工业品,应尽量争取按买方样品达成交易。
74、24. 中国a公司向《公约》缔约国b公司出口大米,合同规定数量为50000公吨,允许卖方可溢短装10%。a公司在装船时共装了58000公吨,遭到买方拒收全部货物。按公约的规定,买方有权这样做。
75、25.对于警告性标志,各国一般都有统一规定。但我国出口危险品货物除印刷我国的危险品标志外,还应标明国际上规定的危险品标志。
76、26. 溢短装条款是指在装运数量上可增减一定幅度,该幅度既可由卖方决定也可由买方或者船方决定,但应视合同中的具体规定而定。
77、27.出口方违反了合同中有关包装条款的规定,进口方不得拒收货物但可要求损失赔偿。
78、28.凭卖方样品洽谈业务,卖方在对外寄送样品的同时,应留一复样存放海关,以便凭以核对放行。
79、29.我与外商按cif条款每公吨500美元的价格成交某商品一批,合同规定数量可增减5%,由卖方决定。我按合同规定数量多装5%,装船时该商品国际市场价格上涨10%, 我可向可户要求多装部分按装船时的市价计算,对方不得拒绝。
80、30. 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习惯包装”、“适合海运包装”等是常用的包装条款,也是一种较好的规定方法。
第二章案例分析题
1、案例分析题 我国某出口公司与某国进口商按每公吨500美元的fob价格于大连成交某农产品200公吨,合同规定包装条件为每25千克双线新麻袋装,信用证付款方式。该公司凭证装运出口并办妥了结汇手续。事后对方来电,称:该公司所交货物扣除皮重后实际到货不足200公吨,要求按净重计算价格,退回因短量多收的货款。我公司则以合同未规定按净重计价为由拒绝退款。要求:分析该公司的做法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2、案例分析题 2.某出口苹果酒一批,信用证上的货名为“apple wine”,制单时亦用此货名,但货到国外遭海关扣罚,因该批酒的内外包装上均用的是:“cider”。于是外商要求我赔偿其罚款损失。问我有无责任?
3、案例分析题 3. 某笔交易合同订明由我方提供双层旧麻袋装,装船时,因缺这种麻袋就自行换成单层新麻袋,也没有要求对方额外支付费用,但对方认为我方包装不符规定,向我方索赔。请问对方是否有理?
4、案例分析题 4. 我国内某单位向英国出口大豆一批,合同规定水份最高为14%,杂质不超过2.5%,在成交前我方曾向买方寄过样品,订约后我方又电告买方成交货物与样品相似,当货物到达英国后,买方提出货物与样品不符,并出示相应的检验证书证明货物的质量比样品低7%,并以此要求我方赔偿15000英镑的损失,请问:在此情况下,我方是否可以以该项交易并非凭样品买卖为由而不予理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