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mooc结构力学(上)作业答案查询-新全讯2网
生物题库 3160
第二章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1 几何组成分析的概述随堂测验
1、如果一体系在 作用下,其几何形状和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这一体系就是几何不变体系。
a、一个荷载
b、二个荷载
c、三个荷载
d、任意荷载
2、在下列物体或体系中,不可以看成刚片的物体或体系是 。
a、杆
b、支撑结构的地基
c、已有的几何不变体系
d、已有的几何可变体系
2.1 自由度和约束随堂测验
1、在某一平面内运动,没有受到约束的点,即平面自由点,具有 个自由度。
a、0
b、1
c、2
d、3
2、在某一平面内运动,没有受到约束的刚体,即平面自由刚体,具有 个自由度。
a、0
b、1
c、2
d、3
3、一个连接3个杆件的铰,相当于 个约束。
a、1
b、2
c、3
d、4
2.2 必要约束和多余约束随堂测验
1、除去一个 后,体系的自由度将增加一个。
a、必要约束
b、多余约束
c、铰
d、链杆
2、除去二个多余约束后,体系的自由度将 。
a、减少
b、增加
c、增加二个
d、不发生变化
2.3 平面体系的计算自由度随堂测验
1、如果一个体系的计算自由度>0,则该体系是 。
a、缺少必要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b、缺少必要约束的几何可变体系
c、缺少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d、缺少多余约束的几何可变体系
2、如果一个体系的计算自由度= -1,则该体系 。
a、是几何不变体系
b、是具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c、可能是几何可变体系
d、是缺少一个必要约束的几何可变体系
2.4 瞬变体系及几何体系的分类随堂测验
1、瞬变体系 。
a、在任意荷载作用下,都可以保持静力平衡
b、缺少一个必要约束
c、没有一个多余约束
d、体系的计算自由度= 1
2、因为处于原始位置的瞬变体系经过微小位移后,将变成为几何不变体系。则初始的瞬变体系应该为 体系。
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
b、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
c、几何可变
d、几何常变
3.1 静定结构的简单组成规则随堂测验
1、若三个刚片通过三个不共线单铰两两相连,则该体系为 体系。
a、几何常变
b、瞬变
c、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
d、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
2、如果两个刚片通过三个相互平行但不等长的链杆连接,则该体系为 体系。
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
b、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
c、瞬变
d、几何常变
3、如果一个体系通过减二元体得到的最后体系是几何常变体系,则该体系为 体系。
a、几何常变
b、瞬变
c、几何不变
d、几何可变
3.2 组成分析举例随堂测验
1、例题2-1所示体系的计算自由度为 。
a、-1
b、0
c、1
d、2
2、例题2-2所示体系的计算自由度为 。
a、-2
b、-1
c、0
d、1
3、例题2-3所示体系的计算自由度为 。
a、-1
b、0
c、1
d、2
4、例题2-4所示体系的计算自由度为 。
a、-2
b、-1
c、0
d、1
5、例题2-5所示体系的计算自由度为 。
a、-1
b、0
c、1
d、2
6、例题2-6所示体系的计算自由度为 。
a、-2
b、-1
c、0
d、1
3.3 虚铰在无穷远处的讨论随堂测验
1、如果一个刚片受到三个链杆的约束,其中两平行链杆组成无穷远处的虚铰,且两平行链杆与另外一个链杆不平行,则该体系为 体系。
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
b、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
c、瞬变
d、几何常变
2、2、如图,一个刚片受到三个等长且相互平行链杆的约束,其中某两平行链杆可以看成无穷远处的虚铰,则该体系为 体系。
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
b、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
c、瞬变
d、几何常变
4 平面体系的静力学特性随堂测验
1、一个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其 。
a、独立静力平衡方程的个数等于该体系约束的个数
b、独立静力平衡方程的个数小于该体系约束的个数
c、独立静力平衡方程的个数大于该体系约束的个数
d、该体系的自由度不等于零
2、一个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其 。
a、独立静力平衡方程的个数等于该体系约束的个数
b、独立静力平衡方程的个数小于该体系约束的个数
c、独立静力平衡方程的个数大于该体系约束的个数
d、该体系的自由度不等于零
3、一个几何常变体系,其 。
a、独立静力平衡方程的个数等于该体系约束的个数
b、独立静力平衡方程的个数小于该体系约束的个数
c、独立静力平衡方程的个数大于该体系约束的个数
d、该体系的自由度等于零
第三章 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
1.1 用截面法求指定截面的内力随堂测验
1、以下弯矩图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2、图示各梁中︱m︱max为最小者是图:( )
a、
b、
c、
d、
1.2 内力图形状特征随堂测验
1、图示为一杆段的m、q图,若q图是正确的,则m图一定是错误的。
2、在无剪力直杆中,各截面弯矩不一定相等。
1.3 区段弯矩叠加法随堂测验
1、分段叠加法作弯矩图时,m图的叠加是指两个m图纵坐标的叠加。( )
2、直杆上任一区段的弯矩图都可以用分段叠加法作。( )
1.4 单跨静定梁弯矩图绘制随堂测验
1、作弯矩图时,有时可以不求支座反力。( )
2.1 多跨静定梁的几何组成与静力学特征随堂测验
1、图示结构b支座反力等于p/2,方向向上。
2、荷载作用在静定多跨梁的附属部分时,基本部分一般内力不为零。
2.2 多跨静定梁的计算原则与示例随堂测验
1、图示梁中,bc段的剪力等于0,de段的弯矩等于0。
2、一般情况下,静定多跨梁的弯矩比一系列相应的简支梁的弯矩要小。( )
2.3 一个典型多跨静定梁的计算随堂测验
1、图示静定梁ei=常数, d端的反力矩为()
a、20kn.m,逆时针
b、0kn.m
c、20kn.m,顺时针
d、40kn.m,逆时针
2、图a所示多跨静定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分别如图b和图c所示。( )
3.1 静定平面刚架的几何组成与分类随堂测验
1、图示结构中de杆的轴力fnde=fp/3。
2、静定平面刚架的几何组成分析对其受力分析的顺序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
3.2 简单刚架的计算原则随堂测验
1、图示结构中,ba杆b端的剪力和弯矩为( )
a、
b、
c、
d、
3.3 简单刚架的计算示例随堂测验
1、图示两结构及其受载状态,它们的内力符合:( )
a、弯矩相同,剪力不同;
b、弯矩相同,轴力不同;
c、弯矩不同,剪力相同;
d、弯矩不同,轴力不同。
3.4 主从刚架的计算原则随堂测验
1、图示结构中,当一集中力偶分别施加在c左或c右截面时,bc杆的受力是不同的。
3.5 主从刚架的计算示例随堂测验
1、图示结构中:( )
a、
b、
c、
d、
2、图示刚架弯矩图正确。
3.6 三铰刚架的计算原则随堂测验
1、图示结构 (设下侧受拉为正)为:
a、-pa
b、pa
c、-pa/2
d、pa/2
2、下图中刚架中cb段正确的受力图应为( )。
a、图a
b、图b
c、图c
d、图d
3.7 三铰刚架的计算示例随堂测验
1、图示相同对称三铰刚架,承受的荷载不同,但二者的支座反力是相同的。
3.8 对称静定平面刚架的计算随堂测验
1、图示结构c铰两侧截面的剪力均为0。( )
3.9 由弯矩图作剪力图与轴力图随堂测验
1、根据弯矩图,可得水平构件上的均布荷载q和右端剪力fq分别为:( )
a、q=4kn/m(向上),fq=-15.33kn
b、q=4kn/m(向下),fq=-15.33kn
c、q=4kn/m(向下),fq=15.33kn
d、q=4kn/m(向上),fq=15.33kn
3.10 静定梁与静定刚架弯矩图正误判断随堂测验
1、图示结构的弯矩分布图是正确的。( )
4.1 拱式结构的特征及其应用随堂测验
1、区别拱和梁的主要标志是( )
a、干轴线的形状
b、弯矩和剪力的大小
c、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是否产生水平推力
d、是否具有合理拱轴线
2、三铰拱在竖向向下的荷载作用下,对基础有水平推力作用。
4.2 实体三铰拱的计算原则随堂测验
1、设同跨度的三铰拱和曲梁,在相同荷载作用下,同一位置截面的弯矩mk1(三铰拱)和mk2(曲梁)之间的关系为( )
a、mk1>mk2
b、mk1=mk2
c、mk1 d、无法判别
2、在相同竖向荷载作用下,同跨度的两拱趾同高的三铰拱竖向反力和简支梁的竖向反力没有任何差别。
4.3 实体三铰拱计算示例随堂测验
1、下图示拱结构在荷载作用下,链杆de的轴力fnde为30kn(压力)。( )
2、下图示拱结构在荷载作用下,链杆de的轴力fnde为f (压力)。( ) )
4.5 实体三铰拱合理拱轴线的定义随堂测验
1、具有合理拱轴线的三铰拱顶铰放在任何位置其内力都不会改变。( )
2、所谓拱的合理轴线就是在任何荷载作用下,拱任一截面内都没有弯矩,即拱总是处于无弯矩状态。( )
3、如果三铰拱的轴线为合理拱轴线,则其横截面上只有剪力,无轴力无弯矩。( )
4.6 两种典型荷载下的三铰拱合理拱轴线随堂测验
1、竖向满跨均布荷载作用下,三铰拱的合理拱轴线为二次抛物线。( )
2、填土荷载作用下,三铰拱的合理拱轴线为圆弧线。( )
5.1 工程中的桁架结构随堂测验
1、刚架和桁架都是直杆组成的结构,二者的区别是桁架中的结点全部都是铰结点,刚架中的结点全部或部分为刚结点。( )
5.3 静定平面桁架的分类随堂测验
1、为求联合桁架的各杆轴力,可首先求组成联合桁架各简单桁架的轴力。( )
5.4 结点法的计算原则随堂测验
1、下图桁架中杆1的轴力为1kn。( )
5.5 特殊结点平衡随堂测验
1、下图桁架中,零杆的个数为:( )
a、4
b、5
c、6
d、7
5.7 截面法的计算原则随堂测验
1、下图桁架中杆1的轴力为p。 ( )
5.8 截面法的计算示例随堂测验
1、下图桁架中杆1的轴力值n1为:( )
a、-p
b、-2p
c、-p/2
d、-1.414p
5.10 结点法与截面法联合应用的计算原则随堂测验
1、图示桁架中杆1的轴力值n1为:( )
a、0
b、p
c、2p
d、3p
5.14 对称桁架的计算随堂测验
1、下图桁架中零杆(含零支杆)个数为:( )
a、0根
b、1根
c、2根
d、3根
6 静定平面组合结构的计算随堂测验
1、下图所示桁架中杆1的轴力值n1为:( )
a、0
b、1.414p
c、-1.414p
d、0.707p
2、下图所示结构中,a杆的内力为( )
a、p
b、-3p
c、2p
d、0
3、组合结构中,链杆(桁架杆)的内力是轴力,梁式杆的内力只有弯矩和剪力。
4、当外荷载作用在基本部分时,附属部分不受力;当外荷载作用在某一附属部分时,整个结构必定受力。
5、下图所示结构中,梁截面e的弯矩me=0
6、下图所示结构中,杆1的轴力n1=0
7.1 静定结构计算方法与其几何组成的关系随堂测验
1、下图所示结构中只有abc部分受力。( )
2、在任意荷载作用下,仅用静力平衡方程即可确定全部反力和内力的体系是几何不变体系。( )
7.2 静定结构的静力特性随堂测验
1、当一个平衡力系作用在静定结构几何不变部分(刚片)上时,在支座处( )
a、一定产生支座反力
b、不一定产生支座反力
c、支座反力等于0
d、支座反力小于0
2、静定结构由于支座沉降(位移),结构内部将( )
a、有应变、有位移
b、无应变、有位移
c、有应变、无位移
d、无应变、无位移
第四章 虚功原理和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1 杆件的变形随堂测验
1、下列哪种变形不是平面杆件的变形?()
a、弯曲变形
b、剪切变形
c、扭转变形
d、拉压变形
2 结构的位移随堂测验
1、下列哪种因素不会引起静定结构中杆件的变形?()
a、刚体位移
b、荷载
c、温度改变
d、材料收缩
2、没有变形就没有位移。
3 结构位移计算的目的随堂测验
1、以下叙述都是计算结构位移的目的: (1)验算结构的刚度 (2)结构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计算位移 (3)为超静定结构的计算打基础 (4)结构的动力计算和稳定计算中也需要计算结构的位移
4 线性变形体系和非线性体系随堂测验
1、叠加原理用于求解静定结构时,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
a、位移微小且材料是线弹性的;
b、位移是微小的;
c、应变是微小的;
d、材料是理想弹性的。
7 线性变形体系的实功原理随堂测验
1、实功原理的前提包括连续变形体系、静力平衡和变形协调。
2、实功原理不仅适用于理想弹性体系,也适用于弹塑性变形体系。
10 刚体虚力原理及其应用随堂测验
1、刚体虚力原理可以计算静定结构由支座移动和制造误差产生的位移。
11 刚体虚位移原理及其应用随堂测验
1、虚位移原理等价于变形谐调条件,可用于求体系的位移。
13 杆件结构变形体系虚力原理随堂测验
1、结构上本来没有虚单位荷载作用,加上虚单位荷载后,就可以求出虚单位荷载引起的位移。
2、利用虚力原理,一次只能求解一个位移。
14 平面杆件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随堂测验
1、求图示梁铰c左侧截面的转角时,其虚拟状态应取:( )
a、
b、
c、
d、
2、当求得的位移为负值时,说明实际位移与虚拟力方向相反。
16 用积分法计算荷载作用下静定梁位移随堂测验
1、图示梁的最大挠度为()qa^4/ei。
a、1/8
b、11/16
c、11/24
d、1/3
19 荷载作用下静定桁架的位移计算随堂测验
1、图示桁架ea=常数,a、b两点间相对线位移大小为:( )
a、
b、
c、
d、
2、图示桁架各杆e a相同,结点a和结点b的竖向位移均为零。
20 温度变化时静定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随堂测验
1、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及温度改变时的位移计算都可以忽略轴向变形。
21 温度变化时静定结构位移计算示例随堂测验
1、图示刚架杆件截面为矩形,截面厚度为h,h/l=1/20,材料线膨胀系数为, c点的竖向位移为( )
a、
b、
c、
d、
22 支座位移时静定结构位移计算随堂测验
1、刚架支座移动与转动如图, d点的竖向位移为()
a、
b、
c、
d、
2、在非荷载因素(支座移动、温度变化、材料收缩等)作用下,静定结构不产生内力,但会有位移且位移只与杆件相对刚度有关。
23 图乘法的计算公式随堂测验
1、用图乘法求位移的必要条件之一是:( )
a、荷载下的弯矩图为一直线;
b、结构可分为等截面直杆段;
c、所有杆件ei为常数且相同;
d、结构必须是静定的。
24 图乘法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随堂测验
1、图示梁a点的竖向位移为(向下为正):( )
a、fpl^3/(24ei);
b、fpl^3/(16ei);
c、5fpl^3/(96ei);
d、5fpl^3/(48ei);
25 图乘法计算中复杂图形的分解与叠加随堂测验
1、
26 用图乘法计算荷载作用下静定梁位移随堂测验
1、图示静定梁ei=常数,a=2m,d端的竖向位移为。( )
27 用图乘法计算荷载作用下静定刚架位移随堂测验
1、图示结构e点的转角为(顺时针为正): ( )
a、
b、
c、
d、
31 功的互等定理随堂测验
1、功的互等定理可以应用于任何体系。()
32 几种特殊的互等定理随堂测验
1、图a、b两种状态中,粱的转角φ与竖向位移δ间的关系为:φ=δ。()
第五章 力法
1 工程中的超静定结构及其特征随堂测验
1、超静定结构不能由静力平衡条件求出全部反力和内力。
2、超静定结构是具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2 超静定次数及其确定方法随堂测验
1、如图所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为()。
a、4
b、5
c、6
d、7
2、下图所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为()。
a、5
b、6
c、9
d、12
3、去掉一个固定支座相当于去掉3个约束。
4、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为2次。
3 基本结构与基本体系随堂测验
1、力法的基本结构可以是超静定结构。
2、对于n次超静定结构,任意去掉n个约束均可作为其力法基本结构。
3、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所取基本结构必须是几何不变体系。
4、力法既可以计算静定结构也可以计算超静定结构。
4 力法的基本概念随堂测验
1、超静定结构解答的唯一性定理:超静定结构只有唯一的一组解答能同时满足静力平衡条件和变形协调条件。
2、力法方程实质上是位移协调方程。
5 一次超静定梁的计算及基本结构选取原则随堂测验
1、对于下图所示的单跨超静定梁,支座a产生逆时针转角θ,支座b产生竖直沉降c,若取简支梁为其基本结构,则力法方程为( )
a、
b、
c、
d、
2、用力法求解超静定结构时,其未知量一定是多余力。
6 具有弹性支座的一次超静定梁的计算随堂测验
1、如图所示为超静定梁的力法基本结构,k=ei/l3,则 x1=1所引起的a端的转角为l/(3ei ) 。
2、如图所示两结构,对应点内力不相同。
7 力法的典型方程随堂测验
1、力法典型方程的物理意义是( )。
a、结构的平衡条件
b、结点的平衡条件
c、结构的变形协调条件
d、结构的平衡条件和变形协调条件
2、如下图所示,图(b)为图(a)结构的力法基本体系,则力法方程δ21x1 δ22x2 δ2p=0所代表的意义是( )
a、b点的水平位移为零
b、b点两侧截面的相对水平位移为零
c、b点的转角位移为零
d、b点两侧截面的相对转角位移为零
3、力法典型方程中主系数恒大于零,而副系数则可能为正值、负值或为零。
4、力法典型方程的副系数δij=δji,其依据是位移互等原理。
5、力法方程δ11x1 δ12x2 δ1p=0中,δ1p表示基本结构仅仅在外荷载作用下沿x1方向产生的位移。
8 荷载作用下超静定结构计算方法随堂测验
1、如图所示,图(b)为图(a)所示结构的力法基本体系,ei=常数,则在力法方程δ11x1 δ12x2 δ1p=0中()。
a、
b、
c、
d、
2、图示超静定结构,取b、c支座反力为力法基本未知量x1、x2。当ei2增大时,力法方程中δ1p 变大,δ2p变小。
9 荷载作用下超静定梁计算随堂测验
1、图示结构,支座a处的弯矩为 ,左侧受拉。
2、在忽略轴向变形条件下,图示结构各杆弯矩等于零。
10 荷载作用下超静定桁架计算随堂测验
1、图示结构(a),取图(b)为其力法基本体系,则其典型方程为δ11x1 δ1p=0。
2、图示结构cd杆轴力
3、图示结构ab杆轴力
11 荷载作用下超静定排架计算随堂测验
1、图示排架,a处弯矩,左侧受拉。
2、铰接排架的超静定次数等于排架的跨数,其基本结构由切断各跨横梁得到。
12 荷载作用下超静定组合结构计算随堂测验
1、如下图所示结构支座a的弯矩ma等于2ql^2 ,右侧受拉。
2、如图(a)所示结构,当ea=∞可简化为(b)计算。
3、如图(a)所示结构,当采用图(b)为其力法基本体系求解时,ei、ea均为常数,力法方程为
13 荷载作用下超静定拱计算(1)随堂测验
1、两铰拱的超静定次数为1。
2、如图所示的超静定两铰拱,当f
14 荷载作用下超静定拱计算(2)随堂测验
1、如下图所示超静定拱,计算系数 δ11时,除应考虑拱的变形外,还需计入拉杆的轴向变形。
2、如图所示抛物线两铰拱,f/l=1/5,用力法计算时可近似取 ds≈dx。
3、图示抛物线两铰拱。y = 4fx(l-x)/l^2, e= 192gpa, i=1843×10^-6m^4, a=384×10^-3 m^2,支座水平反力f=89.94 kn(压力)。
15 支座位移时超静定结构计算原理随堂测验
1、对于超静定结构,支座位移一般不会引起内力。
2、超静定结构仅仅在支座位移作用下,力法方程中的自由项表示基本结构由于支座位移在多余力方向所引起的位移。
16 支座位移时超静定结构计算示例随堂测验
1、如图所示两超静定结构,杆件抗弯刚度不同,它们对应点的内力相同。
2、图示对称结构,已知支座b处下沉了δ,ei=常数,此时水平反力为零。
3、如下图所示结构,ei=常数,其中支座a顺时针转动φa =c/l,支座b向右移动c,则c点弯矩,下侧受拉。()
17 温度改变时超静定结构计算原则随堂测验
1、对于超静定结构,温度改变一般不会引起内力。
2、超静定结构仅仅在温度改变作用下,力法方程中的自由项表示基本结构由于温度改变在多余力方向所引起的位移。
18 温度改变时超静定结构内力计算示例随堂测验
1、如下图所示刚架,内侧温度升高t1,而外侧温度降低t2。已知t1> t2,杆件均为矩形截面,若规定弯矩内侧为正,则有( )
a、mab=mba=mbc>0
b、mab=mba=mbc<0
c、mab>mba=mbc>0
d、mab
2、温度改变时,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和反力与各杆ei的绝对值有关。
19 荷载作用下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示例随堂测验
1、超静定刚架的最终弯矩图如图所示,则c点水平位移δhc=0 。()
2、图(a)所示超静定结构,图(b)为其最终弯矩图,ei为常数,则b点的竖向位移为 ql^4/(24ei) ,方向向下。( )
20 支座位移时超静定结构位移计算示例随堂测验
1、图(a)所示超静定结构,取图(b)为其基本结构,则力法典型方程中δ1δ= -δ/2。 ( )
2、图示超静定梁,ei为常数,b处发生向上的支座位移δ,则梁中点处的竖向位移为5δ/16(向上)。
21 温度改变时超静定结构位移计算示例随堂测验
1、在温度改变的作用下,超静定结构的位移为最终弯矩图与单位弯矩图的图乘结果。()
2、图示刚架外侧升温10℃,内侧升温30℃,ei=常数,h=l/10,材料的线性膨胀系数为α,则横梁中点的竖向位移为34.75αl,方向向上。
22 超静定结构内力图校核的一般原理及荷载作用下内力图校核示例随堂测验
1、超静定结构最终内力图校核的依据是:应满足静力平衡条件和位移条件。
2、在进行内力图校核时,多余力数值是否正确可完全由静力平衡条件反映出来。
23 荷载作用下具有封闭框格的刚架内力图校核随堂测验
1、对于具有封闭框格的刚架,校核最终弯矩图最简便的方法是()
a、校核任一截面的相对水平位移
b、校核任一截面的相对转角
c、校核任一截面的绝对位移
d、校核任一截面的相对竖向位移
2、对于具有封闭框格的刚架,校核其最终弯矩图时,任何封闭框格的最终弯矩图的面积除以相应刚度后的代数和应等于零。
3、对于超静定结构最终剪力图和轴力图的校核,一般只按静力平衡条件进行。
24 支座位移时超静定结构内力图的校核随堂测验
1、如下图(a)、(b)所示结构,ei为常数,右端支座均沉降δ,两支座弯矩关系为()
a、mb> md
b、mb< md
c、mb= md
d、mb=- md
2、对图(a)所示单跨超静定梁,ei为常数,b处发生向下的支座位移δ,最终弯矩图如图(b)所示。 ()
3、对于支座位移时超静定结构的位移校核,除由最终弯矩图与单位弯矩图相图乘外,还需考虑支座位移在基本结构上引起的位移。()
25 温度改变时超静定结构内力图的校核随堂测验
1、图(a)所示超静定梁,上侧升温t1,下侧升温t2,t1>t2,其弯矩图轮廓如图(b)所示。 ()
2、校核超静定结构用于温度改变所引起的最终内力图时,静力平衡条件的校核与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校核方法相同。
26 对称结构与对称荷载随堂测验
1、图示结构属于中心对称结构,其上荷载属于正对称荷载。 ()
2、图示结构属于正对称结构,其上荷载属于正对称荷载。
27 对称结构在正对称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结论随堂测验
1、对称结构在正对称荷载作用下,其反对称未知量必等于零。
2、中心对称结构在正对称荷载作用下,其内力和内力图都是正对称的。
28 对称结构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结论随堂测验
1、对称结构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其反对称未知量必等于零。
2、对称结构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其内力和变形是反对称的。
29 对称结构计算的半结构法随堂测验
1、图示刚架结构对称,忽略轴向变形,横梁ab的轴力为()
a、p/2
b、p
c、0
d、-p
2、图(a)所示结构,忽略轴向变形,其力法半结构如图(b)所示。
30 一般荷载作用下对称刚架计算随堂测验
1、如图所示结构,忽略轴向变形,a支座的水平反力为 0 。
2、如下图所示结构,不考虑轴向变形,图示结构无弯矩,无剪力,有轴力。
31 对称性计算示例随堂测验
1、图示对称结构,忽略轴向变形,ei为常数,根据对称性可知,杆be中( )
a、无内力
b、有轴力存在
c、有剪力存在
d、有弯矩存在
2、图示结构,忽略轴向变形,ea、ei均为常数,a端的弯矩mab= 0。
32 单跨超静定梁的形常数与载常数(1)随堂测验
1、如图所示的单跨超静定梁,a端弯矩为4ei/l,下侧受拉。
2、如图所示单跨超静定梁,a端弯矩为mab=6i△/l 2iφ,下侧受拉。
33 单跨超静定梁的形常数与载常数(2)随堂测验
1、如图所示单跨超静定梁,a端弯矩为-ql^2/8,上侧受拉。
2、如图所示的单跨超静定梁,a端弯矩为4ei/l,下侧受拉。
3、如图所示单跨超静定梁,a端弯矩为-ql^2/12,上侧受拉。
34 单跨超静定梁的转角位移方程随堂测验
1、对两端固定的单跨超静定梁同时承受已知的杆端位移和荷载的作用,其转角位移方程
2、对一端固定一端铰支的单跨超静定梁同时承受已知的杆端位移和荷载的作用,其转角位移方程
35 超静定结构的特征随堂测验
1、由平衡力系组成的荷载作用在超静定结构的某一几何不变部分上,只有该部分受力,其余部分的内力和反力为零。
2、对于超静定结构,任何外界因素都有可能引起内力。
《结构力学(上)》期中考试
《结构力学(上)》期中考试客观题
1、图示刚架中mha大小为:( )
a、0
b、fpa
c、2fpa
d、3fpa
2、图示拱在荷载作用下, 杆de的拉力为( )kn。
a、10
b、20
c、30
d、40
3、静定结构有变温时,结构( )
a、无变形,无位移,无内力
b、有变形,有位移,有内力
c、有变形,有位移,无内力
d、无变形,有位移,无内力
4、图示体系几何组成分析结果为:( )
a、静定体系
b、瞬变体系
c、超静定体系
d、常变体系
5、图示体系几何组成分析结果为:( )
a、静定体系
b、瞬变体系
c、超静定体系
d、常变体系
6、图示三铰拱,若使其水平推力 h=p/3,则高跨比f/l应等于 ( )
a、3/8
b、1/2
c、5/8
d、1
7、图示桁架零杆的数目为 根
a、5
b、6
c、7
d、8
8、梁 ab 受载荷如图,试问:将支座 a、 b 分别内移到 c、 d 位置时,梁的承载能力 (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9、图示刚架中fneb、fqeb和meb分别为:( )
a、20kn,8kn,48kn.m(左侧受拉)
b、20kn,-8kn,48kn.m(右侧受拉)
c、-20kn,8kn,48kn.m(左侧受拉)
d、-20kn,8kn,48kn.m(右侧受拉)
10、图示桁架2杆的轴力为()kn
a、10
b、-10
c、-5
d、
11、如图所示结构的弯矩图形状应为:( )
a、
b、
c、
d、
12、图示刚架c截面的弯矩为:( )
a、30kn·m,左侧受拉
b、30kn·m,右侧受拉
c、20kn·m,左侧受拉
d、20kn·m,右侧受拉
13、图示桁架2杆的轴力为()kn。
a、
b、
c、
d、
14、图示体系几何组成分析结果为:
a、静定体系
b、瞬变体系
c、超静定体系
d、常变体系
15、图示体系几何组成分析结果为:
a、静定体系
b、瞬变体系
c、超静定体系
d、常变体系
16、图示体系几何组成分析结果为:
a、静定体系
b、瞬变体系
c、超静定体系
d、常变体系
17、图示体系几何组成分析结果为:
a、静定体系
b、瞬变体系
c、超静定体系
d、常变体系
18、图示体系几何组成分析结果为:
a、静定体系
b、瞬变体系
c、超静定体系
d、常变体系
19、当外力偶矩m在图示梁ab间移动时,d左截面的剪力不变。( )
20、几何不变体系一定是静定结构。( )
21、桁架中的零杆不受力,所以不必存在,可以去掉。( )
22、区别拱和梁的主要标志是:拱轴线是曲线,梁轴线不是曲线。( )
23、多跨静定梁若附属部分受力,则只有附属部分产生内力。( )
24、体系的计算自由度w<0,该体系为超静定结构。( )
25、图示(a)、(b)斜梁的弯矩图、剪力图相同。( )
26、图示结构ac梁段中点e的弯矩值大小为 (保留3位有效数字)kn.m, (上或下)侧受拉。(多个答案用全角逗号隔开)
27、图示桁架中杆1受 (拉或压),轴力大小为 kn(小数形式,保留3位有效数字);杆2受 (拉或压),轴力大小为 kn(小数形式,保留3位有效数字)。(多个答案用全角逗号隔开)
28、图示梁中,d左截面弯矩为( )kn.m,d右截面弯矩为( )kn.m,d截面剪力为( )kn。(多个答案用全角逗号分隔)
29、欲使支座b处负弯矩的绝对值等于ab跨中点d的正弯矩,则fp值应等于( )kn(以分数a/b表示)。
30、图示梁1-1截面的剪力为( )n,弯矩为( )n.m。(多个答案用全角逗号分隔)
31、图示梁最大弯矩为( )kn.m。
32、图示梁指定截面的剪力为( )kn,弯矩为( )kn.m。(多个答案用全角逗号分隔)
33、图示梁指定截面的剪力为( )kn,弯矩为( )kn.m。(多个答案用全角逗号分隔)
34、图示桁架中杆1轴力为( )kn,杆2轴力为( )kn。(多个答案用全角逗号分隔,非整数答案保留4位有效数字)
35、图示桁架中杆1轴力为( )p,杆2轴力为( )p。(多个答案用全角逗号分隔,非整数数据保留4位有效数字)
《结构力学(上)》期中考试主观题
1、绘制以下单跨静定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结构力学(上)》期末考试
《结构力学(上)》期末考试
1、图示刚架用力法求解时有 个基本未知量。()
a、3
b、4
c、5
d、6
2、图示桁架中杆1的轴力为 _ 。()
a、0
b、-1.414p
c、p
d、-p
3、力法典型方程表示的是( )
a、平衡条件
b、物理条件
c、位移条件
d、图乘条件
4、图示体系几何组成分析结果为:( )
a、静定体系
b、瞬变体系
c、超静定体系
d、常变体系
5、图示刚架, ei =常数,ea=6ei/l^2。可求得桁架杆的轴力为:
a、p
b、-p/2
c、p/3
d、-p/6
6、已知图示两根梁的截面抗弯刚度 ei 相同,若二者自由端的挠度相等,则p1/p2=( )
a、1/4
b、1/8
c、4
d、8
7、图示结构ei为常数,固定端a的反力偶矩为:( )
a、9pl/16,顺时针
b、9pl/16,逆时针
c、5pl/16,顺时针
d、5pl/16,逆时针
8、图示(a)和(b)两梁抗弯刚度相同,荷载相同,则下列正确的是( )
a、内力不同,位移相同
b、内力相同,位移不同
c、两梁对应截面的内力、位移相同
d、两梁对应截面的内力、位移不同
9、图示桁架c点水平位移的值为:( )
a、
b、
c、
d、0
10、图示体系几何组成分析结果为:
a、静定体系
b、瞬变体系
c、超静定体系
d、常变体系
11、图示体系几何组成分析结果为:
a、静定体系
b、瞬变体系
c、超静定体系
d、常变体系
12、图示体系几何组成分析结果为:
a、静定体系
b、瞬变体系
c、超静定体系
d、常变体系
13、图示体系几何组成分析结果为:
a、静定体系
b、瞬变体系
c、超静定体系
d、常变体系
14、图示体系几何组成分析结果为:
a、静定体系
b、瞬变体系
c、超静定体系
d、常变体系
15、按虚力原理所建立的虚功方程等价于 。
a、平衡方程
b、动量方程
c、几何方程
d、物理方程
16、图示半圆三铰拱,其支座水平推力大小等于______。
a、0.1qa
b、0.25qa
c、0.4qa
d、0.5qa
17、图示体系几何组成分析结果为:
a、静定体系
b、瞬变体系
c、超静定体系
d、常变体系
18、静定多跨梁包括基本部分和附属部分,内力计算从基本部分开始。
19、静定结构在支座位移时,结构不会产生内力。()
20、图乘法只适用于直杆。
21、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选取的基本结构不同,则典型方程中的系数和自由项数值也不同。
22、图(a)所示刚架可取图(b)所示半结构计算。
23、弹性体系虚功的特点是:(1)在作功过程中,力的数值保持不变;(2)作功的力与相应的位移无因果关系,位移由其他力系或其它因素所产生。
24、静定结构温度变化问题的虚功方程中,虚应变能为零。
25、三铰拱在任意荷载作用下必有水平推力产生。
26、功的互等定理可应用于任何体系。
27、力法基本结构也可以是超静定结构。
28、图示结构c的竖向位移方向向下,大小为18q/ea 18q/ei。
29、结构若存在变形,则一定存在位移;反之,结构若存在位移,则一定存在变形。
30、图示结构bf杆f端的弯矩值大小为 qa2(小数形式,保留3位有效数字), (左或右)侧受拉。(多个答案用全角逗号隔开)
31、图示桁架中杆1受 (拉或压),轴力大小为 fp(小数形式,保留4位有效数字)。 (多个答案用全角逗号隔开)
32、图示梁d截面的竖向位移大小为 qa4/ei。(分数形式,如a/b)
33、结构支座a发生图示位移,c点水平位移方向为向 ,大小为 cm(小数形式,保留2位有效数字)。(多个答案用全角逗号隔开)
34、图示梁中,c截面弯矩为( )kn.m,c左截面剪力为( )kn,c右截面剪力为( )kn。(多个答案用全角逗号分隔)
35、图示梁的bc跨跨中截面的弯矩与截面b和c的弯矩绝对值相等,则x值应为bc的跨度l的( )。(以分数表示)
36、图示梁b左截面的剪力为( )kn,弯矩为( )kn.m。(多个答案用全角逗号分隔)
37、图示刚架铰c左右截面的相对转角大小为( )pl2/ei。(填写系数,以分数a/b形式表示)
38、图示排架a截面弯矩绝对值为( )ql2,e截面弯矩绝对值为( )ql2。(填写系数,以分数a/b形式表示)(多个答案用全角逗号分隔)
39、图示梁指定截面的剪力为( )kn,弯矩为( )kn.m。(多个答案用全角逗号分隔)
40、图示梁指定截面的剪力为( )kn,弯矩为( )kn.m。(多个答案用全角逗号分隔)
41、图示桁架中杆1轴力为( )kn,杆2轴力为( )kn。(多个答案用全角逗号分隔,非整数答案保留4位有效数字)
42、图示桁架中杆1轴力为( )p,杆2轴力为( )p。(多个答案用全角逗号分隔,非整数数据保留4位有效数字)
43、图示超静定梁采用如图基本体系用力法计算,δ22=( )/ei,δ2p=( )/ei。(以整数或分数a/b形式表示,多个答案用全角逗号分隔)